靖海古城墙自然就是在靖海,而靖海是在揭阳市惠来县境内,是惠来东南沿海的一个小镇,不足50平方公里的小镇,三面环海,拥有22公里长的海岸线。我想,如果在空中俯视,那肯定是大陆地上凸出去的那一小块,它应该就是揭阳的“天涯海角”了。
这个距离惠来县城26公里的小镇,曾经是古揭阳的兵戎之地,那固若金汤的古城墙就是历史的见证。果然明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就设置千户守御所,属广东都司潮州卫管辖,嘉靖二十八年建城。建城主要是防御来自海上的倭寇,于是给后人留下了这个历史遗迹。
在那个暮春的日子,踏着细雨,我第一次与这段古城墙打了一个照面,为南国的边海小镇存有这样的城防而感觉惊讶。在我的记忆里,这样的御敌设施只有在北方,如老龙头、山海关、北京的万里长城等等。也许是南北的差异,靖海古城墙并没有像老龙头与山海关那样高大威猛,气壮山河的苍茫和雄浑。它没有老龙头那样延伸海底2里余长,城墙上的孔洞可以躲进几个弓弩手;也没有山海关那样城墙上可以16匹马并驾齐驱,瓮城上方可以伏下万余雄兵。或许是北方的城防要面对的是金戈铁马的彪悍胡骑。靖海古城墙只是防御那些来自海上的,被我们冠以“倭寇”的海盗。所以,它的比例要压缩很多了,城高只有一丈四尺,城垣长五百零一丈,城门均有瓮城和城楼,城墙的内外两边由石条垒砌而成,中间夯土,城墙上布有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将整个靖海古城环绕在里面,只开有东南西北四门,与外界联系,门上分别嵌有石刻牌匾。分别是:东曰“表海胜概”,西曰“靖海安澜”,南曰“化洽趋虞”,北曰“莱钥永固”。
这段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开始修建,历经13年才建成的古城墙,虽然历经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雍正五年丁未(1727)二朝的两次重修。但600多年的风雨沧桑,剩下东、北二门与566米的城墙保存完好。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于2010年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看到的是东门,门上镶嵌着“表海胜概”的石刻,正在探讨石刻之际,瓮城里走出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挑着潮汕人特有的婚娶礼担,我赶紧抓拍,她说:“不要拍到我呀。”我笑而不答。我感觉这个镜头是那天拍得最有特色的,只可惜用的是手机。站在它的墙根下,我仍然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它骨子里的冰冷气息带给我的压迫感。站在城楼上眺望城外林立的楼房,与城里的残破形成对比。瓮城剩下门洞,厚厚的门闸已经不复存在,畅通无阻的交通让人早已经没有了海防的概念。我撑着伞,冒着沙沙的细雨,踩着湿滑的石板,耳边隐约听到了历史的回声。有人说,它是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标志性建筑物。而我觉得它只是封建专制社会里皇权的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象征,在丛林法则的社会里无论攻与守都是一种野蛮的掠夺。但无论如何,它承载了一段历史,对研究古代海疆防卫建制格局、沿海经济发展、渔业等历史,还有建筑艺术均具较高的价值。
虽然今天古城墙已没有了军事防御的价值,但它的旅游价值却非常高,历史遗存的可视性,城墙石壁的鸟榕化身参天大树,苔藓融合入石壁肌里,配合着城墙内略带荒芜的旧屋,保存了较为丰富而且原汁原味的地域性民俗,都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 2010-2030 m.thinkhoo.com
QQ:3815864 live@ant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