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起居

如何排除杂念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2017-6-3

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说佛教的静坐,止观,都是很好的行为训练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让我们适时的清理大脑的拉圾,还有情绪的混乱,解除因此而代来的压力。

静坐一法,佛法叫做坐禅,也可叫做禅定。静坐可以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静坐的实践,可以使我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凝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可以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的迷妄,获得究竟的安乐。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静坐对于男女老幼的健康,都有帮助,可使耐寒力和消化力增强,且使皮肤润泽,并有美容的功效。尤其是需要长期疗养的如:肺痨、神经衰弱、心脏病、慢性肠胃病、风湿麻痹、关节酸痛、以及失眠等症的病人,他们每日愁眉苦脸,怀念自己的前途与现状,愈想愈悲哀,结果使病况日趋严重。假使学习静坐,精神凝敛,则心境日趋愉快,就足以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最后必然能克服病魔,转弱为强。

静坐时间最好在黎明之前,其次是在夜静时,一则不妨碍日里劳动生产,二则初学的人心神不宁静,易为外界喧杂的声音所扰乱。因此早晚人声寂静的时候是比较适宜,否则醒来时坐一次再入睡亦可,静坐功夫纯熟后,对自己意志就会有极大的操纵力,虽在热闹如剧场中,亦能凝神默坐,不被外物所扰。

止观,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止’即指精神统一而达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观’指以智慧思惟观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在戒定慧三学之中,‘止’属于定学的领域,‘观’则为慧学所概括。

人们平时的心念,都是终日外驰,从不曾一念回光来返观自心,以致迷妄执著,无法安定,受苦无量。只有专精地返观内照,才能逐步消除积妄,启发真性,诸大乘经典处处不离般若,正是处处不离观照。所以观与不观,实是迷悟苦乐的重要关键。

这里特介绍一种简单、切要,便于下手的一乘观心方法。在初下手时,应先结跏趺坐,然后一切放下。连放下也放下。善事、恶事,都不思量,合起两眼,细细返观自己的念头,那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来去不停。我只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妄想无性,其体本空,即不随它流浪(不取),也不着意遣除(不舍)。这一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但其他念头,必继续生起,那时仍照前法细细静看。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坐半小时至一小时,能多坐、久坐更好。久久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由慧资定),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由定发慧),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无著无住,却了了觉知,便与般若自性相应。《华手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相关内容
健康:6个令人惊讶的夏季压力
生活起居2019-11-21
晨调心肺午采阳,晚调肝肾寿命长
夫妻旺财的小窍门
男人小便发黄的几种原因
道医教你植物驱蚊虫
三个神奇的“止汗穴”
三伏天如何提升体内阳气
如何预防与治疗高血脂
睡眠与癌症息息相关
秋天嗓子疼不舒服怎么办

© 2010-2030 m.thinkhoo.com

QQ:3815864 live@antso.com